神奇的二维国, 译者前言
译者前言
1884年,一位名叫艾勃特(Edwin A.Abbott,1838 --— 1926)的英国牧师写了一本小册子,书名叫做《二维国》(Flatland)。他写这本书的目的何在呢?是为了借一个子虚之地来针贬现实的社会?是为了从阵营内部猛揭一下宗教阶层的疮疤?是为了别开生面地宣讲生命的惊人适应性?是为了揭示实现认识突破的艰难以及歌颂人们追求这种突破的努力?都有可能。但可以肯定他说,无论作者的真实目的如何,这本书实际上成了第一本构想种种不同维数的物质世界,并科学地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科普著作。
能解决人们心中紊绕多年的疑团的人无疑是杰出之辈。然而,能够跳出习见囿定,从大多数人甚或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当然如此的地方发现问题并提出别开生面的见解的人,恐怕是更为了不起的人物。艾勃特就属于后者。他冲破了人类自有意识以来就一直先验地信奉的物质世界“自然”有三个维数的观点。习惯势力是最可怕的势力。这一点,他是十分清楚的。因此,他巧妙地运用了迂回战术,即用较多的篇幅详细介绍了一个只有两个维的世界,通过对这个国度中的“人”如何进行作为有智慧生物的活动而使读者感到,这样的国度、这样的生物是确实有可能 --— 只要存在着二维分子和原子 --— 出现并不断发展和进步的。接下来,他又进一步通过二维“人”先后与三维生物和一维及零维生物的交往,揭示出维数之差的鸿沟是何等地难以逾越,并得出了类比是实现理解的重要手段的结论。这样,艾勃特便在根深蒂固的三维世界是唯一的存在这个固若金汤的阵地上打开了一个大缺口。这实在是他的高明之处。正因为如此,即使是到了爱因斯坦提出了多维空间的宇宙理论,并使之一举达到进入千家万户的普及水平的20世纪20年代,即使是到了情节更加引人入胜的种种有关多维世界的科幻小说层出不穷的60年代,即使是到了人们提出微观世界可能由十个维构成的80年代,《二维国》一书仍能作为一本“第一书”得到人们的推崇和一再引用,仍能作为一本畅销书得到一代又一代的广泛读者。至1952年,此书已再版7次。
艾勃特还有过不少著述,但至今均已湮没无闻,唯有这本他当时不肯以真姓氏发表的小册子,还能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从主题上,想象力上和论述的巧妙上,给读者们以丰富的启迪。正因为如此,译者不揣冒昧,将这本书推荐给广大朋友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从阅读本书中享受到启示的快乐。
陈忱, 1988年10月